空巢老夫打油诗一首
2018-12-11 10:56:04
  • 0
  • 0
  • 27
  • 0

耶子按

      最近看到许多关于老年人相亲或老年人性问题、还有空巢老人以及社会老龄化的文章,感触颇多,纷繁复杂。我个人认为,出现的这些现象其实完全属于历史过程的正常。因为今天相对庞大的老龄群体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几年出生的人。由于这一代人被模具般单元教育和人为因素促就的坎坷经历完全不同于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这一代人不管在精神板块还是在个人履历上都具有群体统一划一的历史印记,故任何这一群体中的一员的人生遭遇在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人那里非常容易引起共鸣或理解。

       如最近看到的这一篇单亲老夫的打油诗,几乎囊括了这一代人的群体历史背景,和普遍又典型的无数这一代个人的晚年图景。只是这位老夫使用的文学表现手法是幽默、诙谐、调侃和自嘲,让人忍俊不住,甚至笑喷,但无法不在这种笑声中又油然而生莫名的凄凉与惆怅,以及没有泪水的无穷无尽绵延而向着远方伸展远去的孤独脚步、刁然身影、还有老去再也没有牵手希望的无奈的哀伤叹息……

空巢老夫 (题目耶子代取)

作者 wto1031

自我写照·权当介绍

生在灾难深重的新中国;

长在铺天盖地的红旗下。

混在日不弄耸的社会里;

走在怪眉日眼的道路上。

成都·街娃,

属相:龙

血型:AB

星座:天蝎

思维方式:聚合平衡型

顺口溜自说自话:

自从娃儿和妈走后;

双人床一个人占用。

睡觉睡到自然醒;

上网上到瞌睡后。

晚间在网上守夜

白天在床上值班。

虽说厨房不开伙,

水壶烧穿险起火。

偶然咳嗽出声音,

顿觉回音犹惊心。

单飞尚不到一年

习惯很快成自然

吃饭不用傍人唤

睡觉不须女人盼

一人挣钱全家用,

全家负伤一人痛。

上不供老·下不养小。

外不欠债·内不欠情。

一不怕官·二不怕横。

既不畏强·更不欺人。

独而不孤·宅而不闭

守而不困·穷而不悲

老而不朽·俗而不庸,

慎而不怯·柔而不弱

卑而不贱·贫而不颤

忧而不怨·愁而不乱

貌似很惨·其实不然,

愉悦从心·冷暖自知,

虽属扯谈,性情使然,既知天命,何寄谎言。


耶子注:

打油诗为作者贴于一篇其他老人自我介绍相亲的文章的回复栏。

这篇文章附下:

老夫交友约会3女,个个都泪水涟涟。 何故?

作者   学润江南

老夫已是耳顺之年,单身在成都。今年10,11月,老夫连续约会3个单女。她们是52-56岁,大专,中小学教师,相貌中等的成都女。双方见面前,是在网上经互看资料,双向选择后,同意,并约定见面方式的。

约会地点很平凡。分别在我家,楼下院子里,和新华公园。

但是,约会过程却是异常奇葩:3个妇女,居然都泪水涟涟,令老夫不由得非常诧异,意外,和几分沮丧。她们见到我,把双向问答会,开成了单方诉苦会。把我当成她们家长了?我真的是很尴尬啊。

第1位主动谈到自己的女儿家事,说她女儿选个又懒又好玩的为夫,哭的一塌糊涂;

第2位说我不信任她,也是泪水长流。她在见面前,嘱咐我,不要让她的同事=我的亲属,知道这个约会。我疑虑地问她,带离婚证来让我看看?

第三位是她自己,主动提到了7年前死去的丈夫,眼泪流下,好久不言语。扔下几团擦泪纸。

约会结果,自然是过程征兆那样,一人伤感,大家不喜。彼此从此相忘江湖,不再联系。

令老夫极为不解的,女人们,为何初见就能,快速地把我当成知心,可倾吐心事的对象,但冷静后,却马上恢复为陌生感?

把这个疑问发到QQ上,挂名的50余女人,却无一人回答。(我将此现象,认定为:女人不了解女人,女人不热心公益,)

最后,在远方苏州52岁女单身,心理咨询师贡经理启发下,我归纳原因如下:

1女人流泪时,因她们感到我可亲近,便不控情绪。

2 女童在成长期,在 镜子+布娃娃+花朵+小妆饰+小扫帚+多彩衣+灰姑娘画本,提前定位了自己的入世心态:以窝居里表演,为核心能力的幻觉人生。

3女人养育+陪伴儿童,故童心较重【儿童哭与笑,转换快。儿童不懂父母的丑与贫,长大后会知父母有美丑贫富灵笨。】

4.作教师的女人,常年陪伴儿童/未成年,故儿童心态更多,更重。

5.【成年女宣泄了儿童情绪后,恢复了冷静挑剔心态。立刻看到我不是富人,就撤回信任感,重归陌生印象】

这就是,女人对我,产生亲近信任感,又快速撤回亲近感,的心理学原因。

在求偶期的男人,都不要错把女人的泪水,错把女人的唠唠叨叨,当成“真情”,然后被她们随口的“情哥哥”感动。那只是“瞬间女童心态的宣泄,女童学语的再现,很快就消失”。这也是俗话“女人心,海底针;女人论政,众人发愣;丈母娘当家,房倒屋塌,,等等俗话”的终极理论解释。记住这个心理学解释,看任何女人变化,特别是看情爱剧时,多少年后,都不会错。

哲学家尼采说过“到女人那,别忘记带着鞭子”。可惜,他当初没有解释清为何,要经常管教(鞭子的意思)女人。我来解释:那是因为她们的女童心(“富养女”造成的懒惰,不负责,不参与,不记忆,不满足)太多太重。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已经把女人的儿童心理说透了。只是读者们没参透。我参透了。男人(从小伙,到老汉)都该明白,女人大脑一生里,经常在儿童 和成人,2个状态里来回跳跃。遇到小麻烦,女人大脑是成人;遇到大麻烦,女人大脑是孩子。 举例,孟晚舟女士,小麻烦时是财物总监大脑;现在监狱里大麻烦,她准会呈现儿童心态,“4个孩子,老爹,老公”,哭泣愁的一塌糊涂。

响应新东方俞校长的呼唤,“女德班”重返江湖,是民族实现男女和谐生存的必由之路。这对全体虽然已经晚了几代,对个人虽然已经晚了多年,但亡羊补牢,给后代留下男女和谐生存,自食其力的机会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